文章来源:宋宝林医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5-01-31 01:11:28 点击量: 在线咨询
支招:预防前列腺癌的几个简单方法
没人想招惹癌症,前列腺癌是男性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但是可以通过早期检测发现和治疗。很多事情都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包括改变饮食、适度运动。
1.喝咖啡
普通、低咖啡因、半脱咖啡因,不管是哪种咖啡都是很好的选择,哈佛研究者说到。他们发现,每天喝6杯以上普通低咖啡因咖啡的男性,比那些不喝的男性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几率要低59%。研究的作者KathrynWilson博士说,还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确定咖啡是否真正有益。
2.不吃炸面包圈
血液中反式脂肪酸水平最高的男性比起最低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高两倍。反式脂肪酸会增大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这两个因素在前列腺癌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好别吃炸面包圈和曲奇,以及那些包装上标明含有氢化油的食品。
3.多吃红色食物
多吃烹调的西红柿产品能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两者间的关系在90年代第一次被哈佛研究者EdwardGiovannucci博士发现,后续的研究肯定了可食用红色食物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番茄红素,这是西红柿里的一种色素,在烹调后效果更好。每周最好吃两份以上。
4.多运动
运动能降低41%患严重型前列腺癌的风险。另外,在前脸腺癌幸存者中,每周进行5小时高强度运动(打网球、跑步、游泳,或者骑车)的人,死亡率降低56%。“多活动,得到的保护越多,”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StaceyA.Kenfield博士说到。
五大方法预防前列腺癌
1、到医院做筛检。男性到了50岁就应该每年到医院进行直肠检查和前列腺抗原的检查。如果你有前列腺癌的家族史,要从40岁就开始做这些检查。
2、摄取豆类食品。日本男人死于前列腺癌的比率比美国男人低5倍。一般认为是由于他们的饮食多是低脂肪、高纤维食品。豆类食品在日本食物中十分普遍,豆腐、黄豆粉、豆浆,都是能有效预防前列腺癌的食品。
3、多吃西红柿。在一项哈佛医学院针对47万个男人所做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吃烹调过的西红柿产品最多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比例最低。
4、规律性事。短时间内多次性交者,发生急性前列腺炎的比率高达89.7%。相反,节制性欲,致前列腺分泌大量“囤积”,时间长了导致前列腺过度扩张与充血,也可引发炎症。此外,体外排精、性交中断等,同样可使前列腺充血肿胀而引起炎症。
5、小心荷尔蒙补品。有许多宣传说睾丸激素治疗可以提升他对生活,尤其是性生活的渴望,然而高剂量的睾丸激素常常跟前列腺肥大和肿瘤有关,这一点却甚少被提及。如果他已为前列腺问题所苦,那么远离这些荷尔蒙补品。
常吃白色肉类有助男人远离前列腺癌
说起这前列腺癌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那防治前列腺癌的饮食注意事项呢?下面听听专家怎么说。
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与男性的雄性激素、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饮食习惯。少吃红肉、多吃豆类和蔬菜是东方男性远离前列腺癌的秘诀。
西方饮食中的高油脂食品,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几率。红色带有血腥味的肉类危险性最大,而亚洲人常吃的白色肉类的脂肪则较低,如鱼肉、鸡肉、兔肉等等。
这些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E同样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另外,西方人经常食用的辛辣调味料胡椒,也会“助火生热”,引发盆腔充血,给前列腺增压。
亚洲人喝绿茶的习惯也对防治前列腺疾病起到一定作用。随着喝茶的数量和时间递增,绿茶的作用就表现得越明显。西方的男性吃饭前后一般会喝酒,容易使前列腺充血。
西方人一直没有吃豆制品的习惯,亚洲人喜欢吃的豆制品中确实藏有前列腺癌的克星。大豆中的异黄酮能降低雄性激素的破坏作用,并抑制和杀死癌细胞。除了白菜外,菜花、西蓝花等蔬菜也有防治前列腺癌的功效。
另外,每天还可以吃点亚麻籽、西红柿。西红柿含有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癌有防治作用。
专家们结合西方饮食与亚洲饮食,制定了一个防治前列腺疾病的食谱:早餐时,喝一杯西红柿汁;午餐时,吃一碗含有胡萝卜、卷心菜或西蓝花的沙拉或水煮蔬菜;晚餐时,吃一点豆类,或是改吃糙米饭;肚子饿的时候,随时吃点萝卜、西红柿,既不发胖,对防治前列腺癌又有好处。
推荐阅读: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前列腺癌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权威技术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