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导航: 结石 包皮过长 尿失禁 前列腺炎 阳痿 早泄
嘉兴市中医院官网| 立即咨询| 预约挂号| 就诊路线| 咨询论坛
嘉兴市中医院泌尿外科 嘉兴市科技创新团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心理健康 > 心理分析

镜子看自己挺帅 摄像头看却好丑?

文章来源:宋宝林医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5-07-07 23:55:12 点击量: 在线咨询

  这个很常见吧。照镜子自己怎么看怎么好,一到拍照,擦,这谁,这么丑!

  与显示器有关的:成像质量

  你通过笔记本看到自己的形象实际已受到摄像头与显示器的作用而产生失真,而镜子没有。由模拟信号--(采集)->数字信号--(解码)->模拟信号。摄像头的成像质量受到镜头和内部ccd的制约,主要是分辨率,色彩,色阶,噪点,图像压缩,快门速度,码率,而你的显示器在还原这些失真信号时,还会引入其他的失真,因为它能显示的色域有限,你可以试着校准你的显示屏,会有立即的提升。

  重点,心理揭秘:冻脸效应

  为什么真人往往都比照片好看?英国心理学会博客(BPS Research Digest)介绍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视频会比视频的截图看起来更美。他们称之为“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也许那些对自己照片感到绝望的朋友可以感到一点安慰了,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认为视频中的人比同一个视频的截图更好看。

  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自己在假期照片里看上去非常不堪也无须担心,别人就会觉得你会动的真人要好看得多。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罗伯特·博斯特(Robert Post)和他的团队把这种静态脸相对动态脸没那么有吸引力的现象称为“冻脸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

  他们认为这可能跟动态脸的印象形成方式有关。人们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张脸进行平均化。这与先前研究所发现的“平均脸更有吸引力”是一致的。另一个可能是“他们(动态脸)更好地激活了我们的面部识别神经机制”。毕竟,相机是不久之前才发明出来的,我们大脑的脸部识别系统本来就是演化来加工动态脸,而不是静态脸。

  博斯特和他的同事让参与者对2秒钟的视频以及从这些视频里截下的1200帧静态图打分,评价视频或图片中的20个人有多好看。结果发现同样一张脸在视频中的得分要比在静态图中要高。

  实验试图进一步探索这种效应的深层机制。当把视频和图片倒转过来看时,效应也同样存在。研究者认为这并非因为视频包含更多信息:对比视频以及从同一段视频中截出的多张静态图的集合,最后还是视频得到更多好评。记忆也不会是影响因素,好看的肖像并没有比普通的好记多少。不过,研究者发现,要想被认为更有吸引力,那些视频需要顺次地播放。帧次混乱的视频并没有比静态图得分更高。

  研究者说,他们的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肖像摄影如此具有挑战性。“冻脸效应可以说明为什么脸部摄影那么难掌握,以及为什么人们往往认为真人漂亮过上镜。”

  最主要的原因!!!——镜头焦距带来不同空间透视,从而影响人像照片效果

  

  (图片来自 摄影师Stephen Eastwood)

  可以从照片中很明显地看出在广角端模特的脸部显得非常“窄”,同时额头、鼻子和下巴等凸出部分相对更大,而在长焦端模特的脸更“平”,上述部分也没那么突出。

  所以85mm-135mm是拍摄人像特写的黄金焦段,因为拥有最适当的空间透视。而笔记本一般是35mm焦距(24--35),所以会变形而难堪。

  镜头的差距,这才是最主要的。好的镜头,比如单反镜头动辄上万,每个环节都是对成像畸变的修正。而笔记本的小镜头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结构而已。

  镜头的焦距除了最直观的影响拍摄画面的视野宽度,还影响着近大远小的透视程度。上述的两要素都表现为反比关系,焦距越小视野越广阔、焦距越小透视愈被夸大。必须要补充说明的是,任何焦距的镜头在过于靠近被摄物时都会表现出变形,即前景夸大明显。广角镜头还有明显的画面周围卷翘或膨鼓的畸变特征。

  当然如果有妹子追求俯拍的那种ET效果的话,这些都可忽略不计。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