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宋宝林医生在线 发布时间:2015-02-19 20:22:58 点击量: 在线咨询
不知道有没有人碰到过这样一些情况:去旅游玩得很开心,回到家想写日志和大家分享,写着写着却发现没什么意思,然后默默把草稿删掉了;碰到一件自己觉得很好笑的事情,和朋友分享并且把笑点向他解释之后,自己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好笑了;在一次满意的网购之后写下了超级好评,之后回想却感觉东西并没有自己写得那么好……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
俗话常说:“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可有心理学研究说,那可不一定。
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心理学家莎拉•摩尔最近发表在《消费者研究》的一项研究表明,语言表述会改变你对某件事情的体验感受:一个人把消极负面的体验经历(例如一次不愉快的网购经历)告诉别人,能够降低他的这些负面情绪感受的强度,使得他对这次经历的评价有所提升;但若是分享积极正面的体验(例如去了一家非常棒的餐厅),那事件带来的积极正面的情绪感受强度就会降低,此人对这次体验的评价会下降。
也就是说,分享痛苦,可以使痛苦减半,但是分享快乐,你的快乐不会增倍,反而会减少。
解释性语言的“威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语言表述都会抹杀一段美好的体验。研究表明,主要是解释性的语言起着影响作用。它经过一个意义建构过程来最终影响人们对体验事件的评价。人们在经历负面体验时更多地使用解释性语言。
当经历一件事情时,我们会有自发的情绪体验,有些时候这些情绪是无法厘清的,这时的我们是感性的。然而一旦开始对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者对我们自己的喜恶体验作各种各样的归因(例如“我去欧洲是因为机票便宜”,或“我喜欢欧洲因为它历史悠久”),这时候的我们就已经变成了“理性的动物”,而自发情绪的光芒就渐渐褪去了。
意义建构过程存在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体验的产生,使各种各样的体验都能合理化,以减少个体对这一体验的兴趣,避免过多的注意力投放在这件事情上。所以这个过程有一种“平复”情绪的“中庸”倾向,只是希望你能快点淡忘这段经历。
实际的应用
解释性的语言在面对负面体验时是很有用的。比如说认知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就经常做这样的事:当来访者沉浸在自己的低落情绪中时,他们会向来访者解释他们情绪低落的原因,并且驳斥他们的不合理思维,把他们带进“理性”的世界。
然而有时在一些积极情绪体验中,我们并不提倡过于“理性”。比如说在爱情中,很多人喜欢问对方 “你为什么说你爱我”,当对方开始寻找各种理由向你解释,你会知道后果是什么。所以说,当你沉浸在某种积极的情绪中并想留住它时,就不要想“为什么”。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权威技术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