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提出,人体细胞和染色体的自我复制次数由什么来控制?为何不可以无限复制从而达到永生的目的?发现这个答案的,就是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她与她的另外两名同事,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一举获得诺奖殊荣,并在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道路上建起了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在伦敦刚刚结束的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上,布莱克本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以中国的历史人物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为引,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介绍了端粒与生命长度的关系。
图 1. ESC2015 开幕式上,布莱克本引用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介绍端粒与生命长度的关系。
图 2.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她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个人物之一。
端粒是什么?
简单地说,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安全帽」,一方面保护染色体本身不被降解,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但它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会代替重要遗传物质被「磨损」掉。一旦端粒被耗尽,染色体也就无法保持稳定,细胞也将走向死亡。所以,端粒的长短,往往代表细胞分裂潜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细胞年纪越大,剩余的分裂次数越少;端粒越长,则意味着细胞的活力越强。人体的生殖细胞具有最长的端粒。
图 3. 示染色体末端的「安全帽」:端粒。
生命的蜡烛 烧得快死得快
借助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与其同事们的开创性工作,人们得以知晓端粒的重要性。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等等。正如布莱克本所说,端粒好比生命的蜡烛,随着燃烧,蜡烛也就越来越短,就像生命逐渐走向尽头。
在布莱克本的报告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头」的故事,被认为是压力过大,端粒受损导致衰老的典型。
她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会造成端粒缩短的「坏」习惯:
长期压力,较低的教育程度,孕期压力,童年创伤,吸烟,虐待以及营养不良。
同时也指出了维持端粒长度的「好」方式:
1. 接受更高的教育
2. 减轻压力
3. 保证充足的睡眠
4. 运动
5. 摄入充足的 Ω-3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权威技术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