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事件并不少见,中国每年因自杀而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儿童达到16余万。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1/3自杀致死的人并不存在精神障碍,60%自杀未遂的人属于冲动性自杀。从数据显示来看,自杀的人大多是冲动自杀,是因为现代伦理观念发生了转变,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自杀行为。
据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将自杀定义为:故意采取的自我致死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杀是在意识清晰的前提下有目的的主动行为,意识障碍者的自伤或自杀显然不属于真正的自杀。
根据社会对个人关系的影响以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三类:
(1)利他性自杀:是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
(2)利己性自杀:是指个人失去社会的约束与联系,对身处的社会及群体毫不关心,孤独而自杀;
(3)失范性自杀:是指个人与社会固有的关系被破坏,令人不知所措而自杀。
而CCMD-3将自杀分为:
(1)自杀死亡:是指死亡的结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为所致;
(2)自杀未遂:有自杀的动机和可能导致死亡的行为,但未造成死亡的结局;
(3)自杀观念:有自杀意念,而未采取自杀的行为;
(4)准自杀:又称类自杀,有自伤的意愿,但并不真正想死,采取的行为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小,可以是一种呼救行为或威胁行为,通常不会造成死亡。
应采用什么方法去阻止自杀呢?
1、当一个人处于极端狂怒、消沉中,就想一了百了解决自己时,我们不能指望他自己去调节情绪平复心情,要主动去帮助他,让他知道你在听,你关心他,你理解他。
2、不要让他一个人呆着,要陪在他身边。如果是夫妻两个吵架,不管谁对谁错先顺着对方的意思,让他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再说。如果是自己的好姐妹惨遭分手,多去倾听她诉说,然后找机会安慰。如果是年轻人投资失败,就为他分析形势,告诉他机会还有很多。
3、不要刺激他,这时候“激将法”是没有用的。用“你去死啊,我谅你也不敢”这样的话去刺激对方相当于火上浇油。
4、分散注意力,将他暂时带离那个冲动的漩涡。比如你的朋友情绪低落到一言不发,那就拉着他去打场球或者做点其他事。
5、如果对方极度冲动,谁的话都听不见,就立即强制性地控制住他,远离安眠药、水源等,不让他在冲动时做出极端行为。
以上文章的阐述只是大概,如果您想了解得更详细,建议您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与宋宝林医生沟通,可拨打咨询热线:0573-82081291,或加QQ:27871976在线咨询,通过在线医生的解答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您的病情,帮您更早的解决疾病困扰...
权威技术
Copyright © 2014-2015 . 宋宝林医生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42164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51号
科室地址:浙江省嘉兴市中山东路1501号嘉兴市中医院5号楼1楼
咨询热线:0573-82081291 咨询QQ:27871976 QQ群:47717205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